為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高,9月20日宜陽新區初中歷史優質課比賽在宜陽學校中學部舉行。賽前宜陽新區教體局教研室召開評委會,商討評分細則,積極籌備,精心組織,只為打造最精良的交流學習平臺。
新區各初中學校經過反復打磨雕琢,最終推選了5位教師參與角逐。來自翰林學校(黃清宜、謝小琪)、宜陽學校(易紅軍、游素梅)、官園學校(周琳)的5位老師精心準備,大展風姿,給老師和學生們展示了精彩紛呈的課堂教學。
易紅軍老師《秦統一中國》
盡管是第一位上場展示,淡定從容的易紅軍老師霸氣全開,以新穎獨特的方式處理教材,獲得評委一致好評。創意新:編排課本劇再現歷史,直觀形象;手法新:先陳述事件過程再導原因,循循善誘;主題新:由教材升華家國情懷的熏陶,育人育心。課堂以師生共同喊出華夏兒女的心聲“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做結,錚錚誓言,蕩氣回腸。
謝小琪老師《鴉片戰爭》
課堂以“三探究”貫穿課堂,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結合視頻《虎門銷煙》等視頻, “虎門一怒令硝煙,切恨西夷掠海沿。” 直觀再現形象深刻的歷史畫面。謝老師邀請學生角色扮演,通過演繹“君臣對話”將課堂推向高潮,“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堅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氣貫長虹的民族正氣,全場無不動容。
周琳老師《動蕩的春秋時期》
周老師的課堂“春秋之變——經濟發展”“ 春秋之變——王室衰微”“ 春秋之變——諸侯爭霸”以“三變”為綱,課堂結構清晰,每一環節都以翔實的史料佐證,展示老師深厚的歷史素養。小組合作探究,師生交流對話,學生代表暢談收獲啟示,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黃清宜老師《古代印度》
“哈哈””“咦”“哦”,歡呼聲、驚嘆聲、贊許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這是學生代表通過選取實物,演說角色臺詞,在進行角色扮演。 臺上“婆羅門”“剎帝利”“首陀羅”等人深情演繹,再現人物神韻;臺下學生凝神觀看,課堂魅力四射
。原來是教學經驗豐富的黃清宜老師正在帶領九年級學生揭開古印度神秘的面紗,黃老師巧妙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使學生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游素梅老師《三國鼎立》
小小身體,大大能量,身材嬌小的游素梅老師小頗有大家風范。從曹操起家談起,繼而探究曹操壯志,以曹操遺憾啟迪心志做結,尤其是新聞發布會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和歷史人物進行心靈的對話,令人耳目一新。游老師教學環環相扣、內容深入淺出、技巧新穎別致、氛圍活躍靈動,展現了我校青年教師的良好風貌,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最終喜獲一等獎。
比賽結束后,由新區歷史教研組組長劉清主持點評,劉清組長分別對5位老師的教態、教法、教學手段予以點評贊賞,并且針對不同學段的課堂提出希望。官園學校及翰林學校評委代表也進行精彩點評。最后評委們嚴謹、公正地評選出本次比賽的獲獎教師:周琳、游素梅兩位老師榮獲一等獎,易紅軍、黃清宜、謝小琪三位教師榮獲二等獎。
宜陽新區歷史優質課比賽的開展,既為參賽老師們提供了一個挖掘潛能、展示風采的機會,也為其他教師搭建了觀摩學習,研討交流的互動平臺,在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啟迪、心靈的交流中使歷史課堂內涵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靈動、主題更加深厚。
(撰稿:黃玲 審核:劉鐵軍 陳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