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佳:宜陽學校小學音樂教師 宜陽學校管樂團長笛教師
教學經歷:2007年9月--2010年6月 廣州華美外國語學校任教
2011年9月至今 宜春市宜陽學校任教
獲獎情況:
2017年11月參加江西省基礎教育優秀教學小學音樂課例展示活動中
榮獲“一等獎”;
2017年12月參加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報送的課例
《小青蛙找家》獲“部級優課”;
2017年12月參加全市第二屆中學生優秀社團展示活動中榮獲“指導教
師一等獎”;
2018年5月參加宜春市首屆“江特杯”管樂比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
2017年撰寫的論文《淺談小學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在全市中小學教學論文評比中榮獲音體美學科“一等獎”
2018年榮獲宜陽新區“優秀教師”稱號;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去感受美、表現美與創造美,塑造美的心靈、美的人格,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席勒說過:“若要把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徑是使他成為審美的人,”審美能力的培養,在于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的實踐活動,從中感知音樂所表現的情緒,并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小學音樂教育作為實施美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培養學生音樂能力也就成為落實美育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所在, 音樂的審美教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熱愛,更能讓他們的情感隨著音樂的情感而起伏變智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為成為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審美能力的培養能讓學生從氣質、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提高音樂鑒賞力,從而凈化心靈、啟迪。
在音樂課堂中我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和孩子們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增強孩子們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